大綱
一、前言
二、簡介伊斯蘭在中國的發展
三、穆斯林在台灣的歷史背景
1. 明末清初
2. 民國時期
四、民國時期台灣的穆斯林
1. 台灣各地清真寺的成立
2. 台灣穆斯林在外交扮演的角色
3. 現今台灣穆斯林的困境
五、結論
一、前言
信仰伊斯蘭(Islam)的人稱為穆斯林(Muslim),在中國則稱為回教徒。穆斯林在中國生活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長年的歷史累積,穆斯林與中國文化逐漸融合,所說的語言、生活習慣與一般大多數的漢人無異。
現今台灣的穆斯林主要是從大陸來的。目前台灣穆斯林約有五萬之眾(不包括在台的外籍穆斯林),從大陸來台定居的穆斯林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末清初時期,另一是民國三十八年後隨者國民政府來台者。
政府遷台後,穆斯林隨政府來到台灣,在與伊斯蘭國家的外交上,台灣的穆斯林扮演重要的角色。穆斯林生活習慣源於宗教的,與一般民間宗教不同,宗教與生活緊密的連結在一起。這與台灣為主的民間信仰有很大的差異,隨者五十多年來的演變,穆斯林固有的生活習慣逐漸被同化於大環境中,也就產生類似於明末清初的台灣穆斯林生活被同化的危機。
本文主要的重點放在民國時期穆斯林在台灣的發展演變,及穆斯林在外交上扮演的角色與現今台灣穆斯林所面臨的處境。
由於關於台灣穆斯林的專書不多,筆者只能經由中國回教協會所發行的《中國回教》雜誌做為參考與補充。
二、伊斯蘭在中國的發展
伊斯蘭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七世紀時(唐代)傳至中國。最早來中國的穆斯林主要以阿拉伯商人與波斯商人為主,從事經商貿易等工作。政府為了給予他們便利,設置了「蕃坊1」,阿拉伯與波斯商人可在中國自成一區,組成一個自治的團體。
唐、宋、元三朝的穆斯林在中國獨自成為一區,保有原來的文化及生活習慣,漢化的影響並不深。一直到了明代,在朱元璋強制的漢化政策下,穆斯林被迫改漢姓,說漢語,穿漢服並與漢人通婚,進而融入漢人社會中2。
伊斯蘭教在明末清初時已經融入中國社會,穆斯林的生活與漢人幾乎無異。但是由於穆斯林的信仰與漢人傳統的信仰不同,兩者差別極大,且穆斯林每日五次的禮拜,齋戒月3晚上的聚會等,使得漢人對穆斯林產生偏見,甚至視為邪教,在清朝同治與光緒年間甚至曾發生多次回民抗清事變。
三、穆斯林在台的歷史背景
1. 晚明清初
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時代。西元1661年,鄭成功率大軍渡海來台,據說當時在鄭成功的部隊裡,有很多穆斯林士兵,這些士兵都帶者眷屬,分別駐紮在鹿港與淡水等地,並在鹿港建有清真寺,是仿造福建省泉州清真寺的模式建築而成4。
清朝以後,台灣與大陸的往來關係加強,大陸的居民來台定居,在大陸沿海的穆斯林也隨者移民潮來台,遍佈台灣西岸各處。其中鹿港郭氏一族主要聚居在鹿港東石里。丁氏一族由大陸福建移民而來,居住在鹿港鎮與雲林台西地區。
早期從大陸來台的穆斯林主要是因為政治與生活的關係移民到台灣,雖然後代的子孫因環境的關係,與漢人同化而逐漸喪失了信仰,然而仍保留一些伊斯蘭式的影子。如不拜偶像菩薩、不養豬、人死不火化、不請和尚念經等。5
清朝在台灣的穆斯林主要分為三個大家族,分別是鹿港郭氏家族、丁氏家族及蒲姓家族。郭氏家族原居住在泉州惠安的白奇鄉,康熙晚期禁台令逐漸廢除,大量的移民來台屯墾。當時泉州穆斯林後裔大多居住在濱海或鄉間地區,生活條件並不富裕,郭家應當是此時隨眾渡海來台6。
另外居住在台灣丁姓的穆斯林,原居住在大陸晉江縣地區。丁氏度台最早於明末時期,之後陸續於清朝乾、嘉、道三期遷移來台。丁氏移民台灣的原因,一是參加科考,丁氏為書香世家,加上當時台灣文風不盛,中式較為容易,因此很多大陸學子紛紛渡台參加科考,以求功名。另外一項移民的原因是謀生,丁氏歷代有經商的傳統,海上經營一直是丁氏謀生的手段,特別在明中葉以後,族內人口增加,迫使族人向外出走,經商捕魚範圍廣闊7。蒲姓穆斯林早期於明鄭時期隨軍隊來台,蒲姓原居住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遷往台灣嘉義、彰化居住的記錄8。
然而清代在台的穆斯林因為在台灣是少數族群,在以漢人為主的環境中,慢慢的漢化喪失伊斯蘭信仰。以鹿港丁家為例,學者考證丁家的祖先是阿拉伯人,過去是信奉伊斯蘭教。至從丁家移居台灣後,於光緒年間已無伊斯蘭信仰,轉為漢人的民間信仰。日治時代,丁家族人曾往返於兩岸,發現家鄉的人不吃豬肉而吃牛肉,但未深入求證鹿港丁家是否為阿拉伯人的後代,僅止於同族間的猜測。1990年代兩岸開放探親後,發現族人有振興伊斯蘭的現象,對照族譜才證明也是為同族人,但鹿港丁家已無伊斯蘭的生活習慣9
2.民國時期
清朝時代在台灣生活的穆斯林雖然漸漸失去原有的信仰,不過與大陸之間仍有聯繫。一直到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對台灣的宗教政策趨於嚴格,台灣穆斯林與大陸穆斯林聯繫受到限制。鹿港郭家的耆老說大陸阿訇10最後一次來台的時間大約在1922年左右,到了1948年後,才有大陸阿訇再度來台。11
台灣穆斯林逐漸消失,一直到1948年跟隨國民政府遷台而來的大陸穆斯林,台灣再度有穆斯林的存在。在這之前,先介紹民國早期在大陸的穆斯林組織,這對以後台灣穆斯林的影響很大。
民國二十七年,日本人想分化中國西北的回教,蔣中正請白崇禧組織回民的力量以防止日本人的分化,於是在武昌成立了「中國回民救國協會」,幾年後改名為「中國回教協會」(簡稱回協),由白崇禧將軍為回教協會的理事長。成立回教協會的目的有組織回民、擁護國策,以及興辦回胞經濟福利同救濟等事,闡揚教義、改進教務、提倡教育及回教國際聯繫等任務12。由此可知回教協會成立的目的即是因政治因素而成立的,藉由組織團結中國各地區的回民,防止日本的分化。
政府遷台後,回協於民國四十年開始復會。回協在台灣五十多年的發展影響台灣穆斯林深遠。回協為台灣伊斯蘭各機構的領導,且陸續派遣留學生至中東國家學習伊斯蘭學問,五十年來的台灣朝覲團由回協安排等13。
四、民國時期台灣的穆斯林
1.台灣各地清真寺的成立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穆斯林隨軍隊及少數零星搭船來台的穆斯林,隨者這一波移民潮,大陸的穆斯林再度的踏上台灣的土地14。初期來台的穆斯林,分散各地,無集會禮拜的場所。1948年五月於台北市麗水街一棟日式平房改為清真寺之用,為民國以來台灣第一座清真寺的誕生15。麗水街清真寺雖小,卻聚集來自中國東北、內地、西北、西南來的穆斯林,還有東南亞、中東、印度、非洲來的伊斯蘭國家外交使節、貿易商賈,一時之間盛況空前。麗水街清真寺在台灣伊斯蘭教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與地位16。
民國四十年代,來台的穆斯林人數越來越多,麗水街清真寺一時間容不下如此多的人。當時政府正積極的開拓外交,與伊斯蘭國家往來頻繁17。現在台北清真大寺正是因外交的關係,由政府的協助而建成。當時的外交部長葉公超於一九五七年六月出席第十一屆聯合國大會,葉公超邀請前往美國訪問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紹德來台,國王欣然接受,惟日期未定。葉公超回國後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台北還沒有一座像樣的清真寺作為接待伊斯蘭國家領袖禮拜之處。於是葉公超與回教協會的領導人聯繫,建立一座規模宏大且有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以接待以後不斷來訪的伊斯蘭國家元首、官員或宗教領袖。歷經兩年的施工,一九六零年四月台北清真大寺於新生南路二段落成18。
台北清真大寺除了為穆斯林聚會的場所,也有外交上的功能。台北清真大寺建成後,先後有伊朗巴勒維國王、約旦胡笙國王、沙烏地費塞國王及馬來西亞國父東姑拉曼等,以及歷屆世界回教聯盟秘書長,伊斯蘭國家政要等訪問台北清真大寺。台北清真大寺同時擔負國民外交任務,與世界回教國家經貿往返、文化交流,尤其中東伊斯蘭國家石油供應源源不絕,對台灣經濟繁榮扮演重要角色。現在我國與世界伊斯蘭國家都無外交承認關係,由於清真寺的存在,各國來台的穆斯林仍可以來清真寺禮拜、聯誼,進行各樣的活動19。
除了台北清真大寺外,台灣另有六處清真寺,供穆斯林禮拜、聚會活動之用。分別是台北文化清真寺、龍岡清真寺、台中清真寺、台南市清真寺、高雄清真寺六座。台北文化清真寺早創於民國三十九年,數十年來文化清真寺建築老舊,經過不斷的修建,於民國七十二年落成20。龍岡清真寺位於中壢,所在地原有穆斯林,為民國四十三年滇、緬游擊部隊撤退至台的穆斯林及其眷屬,散居在桃園、新竹各地。因距離台北清真寺較遠,不能來台北清真寺禮拜,於民國五十二年在龍岡建築一小清真寺。由於民國五十二年,財力匱乏,建築材料粗糙,歷經二十多年的風雨,屋瓦鬆動。於是於民國七十二年初,發起重建募捐。在歷經十三年不斷的捐款和不斷興工,民國八十六年龍岡清真寺正式落成。龍岡清真寺每年舉辦兩次會禮(「開齋節」、「忠孝節」),假日期間辦經學教育,教導小朋友伊斯蘭教育21。台中原本無清真寺,僅有穆斯林的家中暫時作為禮拜場所。後因台中穆斯林人數激增於民國六十四年其間,由沙烏地阿拉伯出資合建新寺,歷經一番波折於民國七十九年完工22。高雄清真寺創始於民國三十八年,為政府遷台的軍公教穆斯林籌款設立,因穆斯林人數增加,禮拜的空間太小乃遷寺好幾次,至民國八十一年新寺落成23。台南地區的穆斯林距離高雄清真寺有一段距離,頗為不便。於是一位旅美的穆斯林將台南市的一塊土地捐給台北清真寺,作為台南建寺之用。歷經數十年的籌畫與修建,於民國八十五年完工24。
由上可知台灣各主要的城市都有清真寺所在。清真寺為穆斯林重要的聚會場所及禮拜之地,穆斯林的婚商喜慶都是在清真寺進行。各地區的清真寺都經歷一番波折,在政府的協助與外國伊斯蘭國家友邦資助下及台灣各地穆斯林辛勞努力,才具有現在的規模。
民國八十八年,台北清真大寺面臨清真寺將被拆的危機,這對台灣穆斯林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警訊。台北清真大寺被拆起源於民國四十七年,回協向地主購買土地,但地主藉詞出國,不履行過戶義務,使得過戶手續拖延。民國八十二年地主死後,地主的繼承人將土地的所有權非法移至一家水泥公司名下。該公司主張土地權利,企圖拆毀清真寺,引發中外穆斯林教胞嚴重關切25。由於台北清真大寺具有外交、宗教甚至經濟的功效,萬一被拆除,將會影響到不只是台灣穆斯林的感情,連帶的台灣的國際聲望在中東伊斯蘭國家受至影響。台灣的穆斯林經由立法委員召開公聽會、政府官員的協助及記者媒體的報導,拆寺風波告一段落26。台北清真大寺於民國八十八年同意配合台北市民政局勘查認定古蹟作業,將台北清真寺列為台北市之市定古蹟,以永久維護與保存27。
2.台灣穆斯林在外交扮演的角色
台灣穆斯林在中華民國的外交貢獻不少,政府遷台後,政府借用會阿拉伯語的穆斯林人才與中東伊斯蘭國家交涉。回協五十多年來,陸續派遣近九十位留學生至利比亞、沙烏地留學28。留學生學成歸國後,也將近有十位工作於外交崗位。
民國六十年代,中華民國與沙烏地的關係緊密,雙方各派高層官員互訪,尤其以民國六十年沙烏地國王費塞訪台最為重要。民國六十年,沙烏地費瑟國王來台訪問,由定中明先生作為兩國領袖的翻譯。費瑟國王為當時中東及伊斯蘭世界聲望極高的領袖。而中華民國外交處境正於艱困之際,沙王於此時來訪,開啟兩國互助合作的新契機,中沙關係在中共加入聯合國後未受影響,一直到民國七十九年才終止邦交29。
沙王訪問台灣後,兩國的邦誼日益密切,形成一股高層官員的互訪熱潮。例如前總統嚴家淦、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財政部長李國鼎先生等人分別率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在一九七三年時,世界爆發石油危機。沙國宣布以石油為武器向不友好國家施行石油禁運,將台灣列入被禁運名單國家之中,造成國內石油恐慌。當時孫運璿以經濟部長的身份訪問沙國,向沙王說明要求改善。沙王聆聽後,下令將我國從不友好國家名單中除名,改列友好國家名單之內,照常供應石油,使我國免於石油的恐慌,解決石油禁運危機,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影響甚大30。費瑟剔除台灣禁運名單中,批示「以優惠價格充分供應」,因此台灣的電力得以充分供應。(當時進口石油百分之60用於發電)全國經濟發展得以不受影響,使我國在石油危機期間,於一九七二年推動十大建設,發展基礎建設並帶領國家渡過經濟危機。31。
中華民國朝覲團每年都會組團遠赴沙烏地與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齊聚一堂,在這期間朝覲團到沙烏地官方與非政府機構拜訪,以增進兩國間的關係。朝覲團組織起源於前新疆省主席堯樂博士於民國四十一年赴麥加作私人朝覲,回國後向政府建議,每年組織朝覲團到麥加去向沙國國王致敬,做國民外交。於是民國四十三年,開始組團。民國六十八年的朝覲,朝覲團的團長定中明先生訪問沙烏地國王哈立德,並向國王澄清中共在國際上污衊中華民國政府的行為及台灣作為美國幫傭的不正確觀念32。朝覲團的作用除了針對穆斯林可以完成宗教功課外,對政府而言也可以透過管道與伊斯蘭國家接觸。
穆斯林在國民外交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包括參加世界回教聯盟(The Muslim World League)、與世界回教青年會(World Assembly of Muslim Youth)合辦穆斯林青少年夏令營,並參加多場國際伊斯蘭會議等,使台灣可在國際的場合上發言。
台灣穆斯林參與世界回教聯盟(簡稱世盟),世盟成立的宗旨是團結全世界的穆斯林,為伊斯蘭奮鬥。世盟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在世界各大都市都設有辦事處。在世界如此優秀的穆斯林人才中,台灣的穆斯林能爭取到世盟理事席位是不容易的33。世界回教青年會(簡稱回青)成立於一九七二年,為聯合國非會員組織一員34。2001年回青與回協合辦穆斯林青少年夏令營,由回青補助夏令營的經費,夏令營的舉辦令台灣年輕一代的穆斯林相互認識,使台灣年輕一代的穆斯林在主流文化中仍有機會認識伊斯蘭。
參與國際會議方面,回協曾派人至印尼、加拿大、斯里蘭卡、菲律賓、西班牙、沙烏地等國與各地穆斯林聚會交流。如2003年七月在斯里蘭卡舉行亞洲區穆斯林青年會議,來自二十多國,一百二十三位的穆斯林參加,並有馬爾地夫的政府官員等作專題演講。台灣的穆斯林參與多項國際會議,可以加強回協與駐華各友邦使館與代表處穆斯林官員交流,由宗教聯誼搭建通向高層聯繫的橋樑35。
3.現今台灣穆斯林所面臨的困境
五十多年來台灣的穆斯林是台灣少數社群,過去作風較為保守,導致與社會各界互動的頻率較低。現今台灣穆斯林所面臨的處境之一便是外界對伊斯蘭的偏見。過去數十年來,台灣社會由於缺乏與伊斯蘭的直接或間接接觸,對伊斯蘭的認知與瞭解逐漸降低,而國際媒體的報導往往造成甚大的誤導效果。自從九一一事件後,伊斯蘭再次受到世人注意。回協體會到正確宣導伊斯蘭的重要性,認為有必要在宣導工作上多加努力。首先應提高伊斯蘭與各界的接觸與互動頻率,多方面提供各界與伊斯蘭的直接接觸機會與管道36。例如參與電視節目向社會大眾澄清對伊斯蘭的誤解、主動接待各機關學校團體參與各宗教會議等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大眾真正的瞭解伊斯蘭,減少誤解37。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台北清真寺舉辦慶祝回曆一四二二年開齋節活動,吸引上千名印尼外勞與本地、外國的穆斯林前來共襄盛舉。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響,社會大眾及媒體掀起一陣研究伊斯蘭的風潮,因此各界對伊斯蘭教中最重要的開齋節慶活動甚為重視,無論有線電視、無線電視、廣播、平面媒體紛紛前來訪問,讓人們更進一步認識到伊斯蘭的精神與文化38,進而揭開伊斯蘭神秘的面紗。
台灣穆斯林所面臨的第二個困境是面臨信仰的危機。現今台灣的穆斯林大半是跟隨政府遷台而來的(尚不含在台皈依穆斯林)。來台後散居各地,並無一個穆斯林的社區,只有清真寺可以作為穆斯林之間的交流之處。加上五十年後的台灣,社會激烈變動,多元文化蓬勃發展,年輕一代的穆斯林所受的傳統伊斯蘭式家庭教育薄弱,也不常至清真寺,長久一來,穆斯林固有的信仰與文化受到大環境的吞沒。
近幾年來,回協陸續與世盟、回青合辦宗教人員培訓營、台灣地區穆斯林青少年夏令營等活動,派遣沙烏地籍的老師教導台灣穆斯林有關伊斯蘭的知識,希望台灣的穆斯林能在大環境中仍堅持自己的信仰,否則有可能像幾百年前在鹿港、雲林一帶的穆斯林被同化於漢人族群之中。
五、結論
從大陸來台灣的穆斯林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明末清初居住在台灣西部地區的穆斯林,另一是民國三十八年後從大陸各地來台的穆斯林。明末清初的穆斯林為了生活與政治關係移居台灣,但是逐漸與對岸的穆斯林鄉親聯繫關係中斷,而同化於多數為漢人的社會中。
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的穆斯林,早期對政府的外交工作頗具貢獻,許多具有阿拉伯文人才的穆斯林從事於外交崗位上,為台灣與中東伊斯蘭國家的關係拉近,石油危機的解除即是一個例子。現今我國與伊斯蘭國家無邦交,但台灣的穆斯林參加多項國際型伊斯蘭會議,替台灣做了不錯的國民外交。
現今台灣的穆斯林面臨兩種處境,一是伊斯蘭被外界誤解的處境,另一是穆斯林下一代喪失信仰的危機。穆斯林在台灣的生活比較低調,而近年來國際恐怖主義的盛行、媒體扭曲事實的報導,使得大眾對伊斯蘭產生誤解。現今多元文化的發展,年輕人選擇性增加,傳統式的伊斯蘭教育在新一代的穆斯林中已不再是如此重要了。這兩大困境是現今台灣穆斯林是否繼續延續下去的最大挑戰。
參考書籍:
1.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民國九十一年。
2.林長寬編著,《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台北: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民國八十五年。
3.賈廷詩等訪問,《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
4.石永貴,《台灣回教之地位與環境》,台北:中國回教協會印行。
5.傅統先,《中國回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8。
6.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中和:左羊出版社,民九十一年,六月。
7.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2。
8.定中明,《回憶錄》,作者敬贈,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期刊
1. 保健臣,〈龍岡清真寺簡介〉,《中國回教》,民國90.7,271期,頁15。
2. 〈護寺愛教〉,《中國回教》,民國88.4,258期,頁2。
3.丁迺忻,〈看過去 談清真寺未來的展望〉,《中國回教》,民國90.7,271期,頁4-6。
4.保經榮,〈參加世界回教青年會議2003年亞洲區青年會議記要〉,《中國回教》,民國92.9,頁6-7。
5.王立志,〈台北清真大寺永遠巍然矗立〉,《中國回教》,249期,民國86.10,頁24-25。
6.馬忠堯編譯,節譯自台北市政府發行之英文「發現雙月刊」,〈台北清真大寺譽滿全球〉,《中國回教》,275期,民國91.3,頁33-34。
7.王怡文,〈開齋節盛況空前 數千名印尼穆斯林齊聚〉,《中國回教》,274期,民國90.1,頁7。
論文:
1.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1林長寬編著,《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台北: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民85),頁11。
2林長寬編著,《中國回教之發展及其運動》,頁20。
3齋戒月是伊斯蘭曆的每年九月,凡伊斯蘭的信徒在這月份,從日出到日落皆不吃喝東西,參考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2),頁302。
4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九十一年、六月),頁29。
5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30。
6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30-32。
7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33-35。
8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37。
9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中和:左羊出版社,民九十一年,六月),頁44。
10阿訇,波斯文Akhund的音譯,又譯阿洪、阿衡,原意為教師。在通用波斯語的穆斯林中,是對伊斯蘭教學者或教師的尊稱。在中國,是伊斯蘭教宗教職務者的通稱,一般主持清真寺教務和舉行各項宗教儀式。參考金宜久主編,《伊斯蘭教小辭典》,頁283。
11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40-42。
12賈廷詩等訪問,《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頁573-576
13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民國九十一年),頁19。
14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44。
15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46。
16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47-48。
17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頁50。
18石永貴,《台灣回教之地位與環境》,(台北:中國回教協會印行),頁24。
19王立志,〈台北清真大寺永遠巍然矗立〉,《中國回教》,249期,民國86.10,頁24-25。
20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民國九十一年,頁49-50。
21保健臣,〈龍岡清真寺簡介〉,《中國回教》,民國90.7,271期,頁15。
22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民國九十一年,頁51-53。
23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民國九十一年,頁46-47。
24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民國九十一年,頁58。
25 〈護寺愛教〉,《中國回教》,民國88.4,258期,頁2-4。
26 〈一群愛國護教的回教信徒的呼聲:為保寺護教敬告社會正義人士〉,《中國回教》,民國88.4,258期,頁8。
27丁迺忻,〈看過去 談清真寺未來的展望〉,《中國回教》,民國90.7,頁4
28賈福康編著,《台灣回教史》,民國九十一年,頁38-39。
29定中明,《回憶錄》,作者敬贈,民國九十一年,六月,頁519-530。
30定中明,《回憶錄》,作者敬贈,民國九十一年,六月,頁534。
31丁迺忻,〈看過去 談清真寺未來的展望〉,《中國回教》,頁4。
32定中明,《回憶錄》,作者敬贈,民國九十一年,六月,頁542-549。
33定中明,《回憶錄》,作者敬贈,民國九十一年,六月,頁557。
34保經榮,〈參加世界回教青年會議2003年亞洲區青年會議記要〉,《中國回教》,民國92.9,頁6。
35保經榮,〈參加世界回教青年會議2003年亞洲區青年會議記要〉,《中國回教》,民國92.9,頁7。
36丁迺忻,〈看過去 談清真寺未來的展望〉,《中國回教》,頁6。
37馬忠堯編譯,節譯自台北市政府發行之英文「發現雙月刊」,〈台北清真大寺譽滿全球〉,《中國回教》,275期,民國91.3,頁34。
38王怡文,〈開齋節盛況空前 數千名印尼穆斯林齊聚〉,《中國回教》,274期,民國90.1,頁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