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討論阿拉伯之春之時,西岸巴勒斯坦大學生對於西方現代化(modernity)或民主價值的看法。作者是學校中心的巴勒斯坦老師。該文章是她過去在西岸Birzeit大學教書時的觀察。這種觀察很有意思,很少從西方研究者的文章中看到這方面的研究。這也間接證明,過去西方多數媒體對中東的報導模式,依舊是那種東方主義的思維模式,有意與無意地遮蔽當地社會的脈動。更嚴重的是,西方媒體透過這種主觀或是不精準的報導方式,深深影響世界各地讀者對中東事務的認知,所討論的主題也非常單一與片面性。
對於台灣社會而言,西方現代化的概念已經是不肯動搖的核心價值。哪個大學生誰敢對現代化進行批判,或是說要「復興中華文化」,自然就是鄉民所嘲笑的反動份子,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不過在巴勒斯坦社會,或是整個泛阿拉伯世界,卻不是如此單純,對西方的現代化概念未必能完全接受。
文章可摘要幾個重點
1. 巴勒斯坦大學生其實並不反對西方的現代化,如爭取自由與民主,或是婦女的受教權利,這些幾乎已經成為共識。
2. 巴勒斯坦大學生喜歡西方的流行文化,但排斥西方在中東的外交政策。因為西方長期對中東地區的雙重標準,如一邊說要在中東散播民主散播愛,但一邊又無條件支持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又長期支持中東的獨裁者,巴勒斯坦大學生對於西方的政治民主思潮,保有疑慮。甚至影響到他們對西方政治思想的接受度。
3. 巴勒斯坦大學生認為西方的現代化必須與伊斯蘭價值不能牴觸。多數學生認為伊斯蘭法(Sharia)是維繫社會公義的基礎,只是現在伊斯蘭法並沒有用在正確的方向。根據一份民調顯示,88%的巴勒斯坦人認為穆斯林與基督徒應該擁有同等的權利,但有71%的人不會投給有基督教信仰的總統。另外82%的巴勒斯坦人偏好以宗教為基礎的國家,而非世俗化的國家。例如仍有許多大學生認為,販賣酒精是違背伊斯蘭價值。
4. 阿拉伯社會中,似乎尚未學到如何尊重不同的意見。作者認為他們的社會缺乏批判性的思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